盡其所能做只基於事實的推論

前情概要:

自從學了哲學之後,我才知道什麼是「意見」,什麼是「事實」。覺得如何分辨還滿簡單的,但有次在某本書上看到一句話,說的人是誰我忘了,完整內容也忘了,但那個人類似是 500 大公司的 CEO 這種角色的人,他說:「感謝 XXX 大學教會我基於"事實"的思考。」XXX 大學我也忘了,類似於哈佛等級的。看到這句話才讓我又重新觀察生活中出現的話語到底是「事實」 還是「意見」。

舉個例子:

A:「我不喜歡吃番茄」

B:「我覺得A不喜歡吃番茄」

B講的話,我就會當作是意見,需要再跟他釐清

但如果B改為說「A不喜歡吃番茄」,我就會當作事實,只是更多的情況是

A:「我不喜歡吃番茄」

B:「A很挑食」

B這裡又把意見講成事實了Orz

跟優秀的同事工作,我覺得大家的思考方式都差不多,差的是前提考慮的是否周全,到底是基於「事實」還是「意見」來推論。找出事實才是價值所在~

某次在教小孩分辨事實跟意見的時候,他說他們國中公民課本就有教了,所以我覺得教育也是有在進步的。


本文:

A媽 是我小孩同學的家長,她認識我們夫妻,假日偶爾會全家一起帶小孩出去運動。某日,A媽正在跟我老婆聊天,因為我老婆手機擴音一邊晾衣服,我隱約聽到聊天內容類似於分享「華得福教育」與「體制內教育」的差異,講完之後,我老婆說:「那我再跟我老公分享。」,然後A媽說:「XXX,因為YYY」(XXX,我沒聽到原文是什麼,但應該是類似:我覺得單爸無法理解。所以她後面才會解釋原因)

至於YYY就是我今天要講的本文了,YYY類似於:「因為我覺得單爸都在家工作,所以他應該不太需要跟人合作。」

YYY 就是 A媽的"意見",很可惜的是,大多數人會直接基於自己的意見去推論,但只要多花一點點時間就可以確認是否為事實,這樣推論出來的結果會更堅固!

所以為了節省我老婆跟A媽的時間,我直接在電話旁跟她說:「哈囉,A媽,不是喔,然後稍微解釋了一下工作內容。」我老婆說直接打斷別人不太禮貌,但我的想法是我老婆知道我在家裡做了什麼,有時候忙起來,一整個早上都在講話,她為什麼不節省彼此的時間呢?

事後,A媽 說下次再好好了解我的工作。然後她也提到跟直接坦率的人對話,比跟拐彎抹角的人相處單純的多。這也是我喜歡的,如果朋友說出來的話都是事實,我們只有花心力在推論就好,但現實中常常需要花很多心力在釐清這到底是「事實」還是「意見」啊!

================================================

20220711-- 繼續讀「師北辰: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裡面有一章節主題在講 反思,讓我也想到一個月前我也將意見當作事實而作出推論,進而責備他人,我也做錯了,戒之慎之。

場景是在堤防的運動場,三位家長朝某個方向看過去,我看了一下,一對五六十歲的夫婦跟腳踏車倒在那邊跌坐在地板,於是走過去關心一下,他們只有水壺掉出來,沒有大礙。然後說了一句,剛有一台機車騎很靠近,就害他們跌到了。

我聽到的當下直接認為是機車的錯,因為那個地方機車是不允許進入的,但這是我自己想的意見而已,不應該直接當作事實推論,但我卻立刻大聲問同行家長說:「剛看到機車烙跑怎麼沒有把他攔下來。」(錯誤的推論)其實講完這句話三秒鐘,我內心就覺得有點怪怪的了,不應該只聽一方講的,現在的世界,自己親眼看到的都不一定是事實了。

後來回到我們的區域,B媽說,剛剛那台機車騎的很慢,然後那兩台腳踏車自己轉彎的時候也很靠近草地,後來就從石頭路掉下去草地,就摔倒了。另一個爸爸說,他是背對的,沒有看到。其實他們可以完全不用跟我解釋,這完全是我的錯,沒有查證就僅憑意見作出推論。好險他們脾氣好 😅

================================================

20220710 剛好最近讀書又讀到上面我遇到的情境:出自「師北辰: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

自從創業後,我交到很多朋友。交到朋友的第一個要點是,我很擅於傾聽。傾聽又分兩層,一層是傾聽對方話語中的訊息,另一層是傾聽對方話語中的情緒。我們很容易只聽到別人話語中的訊息,而忽略了其中的情緒。

傾聽的能力源自真誠的態度。不僅是對對方的真誠,還包括對自己的真誠。以接納、開放的態度,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真實地對待自我,把身上虛偽的外殼脫下來。我能比以前更好地感知自己在每一個時刻的感受。

卡爾.羅傑斯是美國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張在心理治療中「以當事人為中心」。對於「以當事人為中心」,卡爾.羅傑斯認為,最有助於當事人的狀態,是治療者的「真實」。

在他自述中,他這麼說道:「在與當事人的關係中我發現,從長遠而言,扮演非真我的角色無益於治療。當我實際上感到憤怒想提出批評卻裝作平靜愉快時,這是無益的。當我不知道答案卻要裝作知道時,這是無益的。如果此刻的我充滿敵意卻要裝作充滿愛心時,這是無益的。當我實際上感到惶恐不安卻裝作似乎胸有成竹時,這是無益的。

當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我非常驚訝。作為心理諮詢師,當他不喜歡某位當事人時,他會真實地表達他的情感;當他覺得當事人讓他感覺煩惱或乏味時,他也會坦誠地表達。這時候,雙方之間反而更加誠懇。

有一次和一位朋友「莉莉盒」一起喝咖啡,她和我分享了她對寫作訓練營的許多觀察體會。她談到契訶夫的一個短篇故事描述的就是訓練營的群像圖,我們的談話持續了四五個小時,她講了很多她自己的看法,也給了我很多建議和方法,這時我卻明顯感覺到大腦非常累,突然產生了很強的疲憊感和壓力,於是我告訴她:「不好意思,我不太舒服,一會兒我可能要提前離開了。」後來我就叫了一輛計程車,準備先回去。一方面我覺得很抱歉,另一方面我已經疲累的身體信號表現得非常強烈。

見完莉莉盒的第二天,我突然意識到自己身上的一個特質 ── 我擅長「聽」情緒,但極不擅長「聽」訊息。於是,我發了一條朋友圈:「我一方面覺得自己傾聽能力很好,另一方面又奇怪為什麼自己聽不進去課程。今天終於找到了原因。我的聽,大部分時候是在聽情緒,不太擅長聽訊息。而課程主要是由資訊構成的。昨天和莉莉盒聊天時,她的邏輯性、條理性和洞察力都非常強,基本都是講乾貨,但聊到後來我就很疲憊。所以,在德魯克的分類裡,我算讀者型,還是聽者型?什麼時候聽資訊重要,什麼時候聽情緒重要?嘴巴雖然只有一張,輸出的資訊量卻是多維的;耳朵有兩隻,卻很難分別處理好資訊與情緒。」

看到這條訊息之後,莉莉盒也發了一條朋友圈,她的朋友圈是這麼寫的:這個反思中的「莉莉盒」是我,感謝你以這樣的形式告訴我「聊到後來就很疲憊」,這說明我有多麼地不會察覺現場氣氛、調整策略 。

這不是在自我否定。而是以此發現了一個前後情緒的比照:

我以為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原原本本告訴你,這種真實和坦誠,會是有效的素材,或者某種啟示。原來,它會給人造成負擔。

我的自我反思就是:與別人分享初心無錯,但是通過「講」還是「寫」的形式,如何講、如何寫,才是關鍵。

接下來我會調整自己的行動:面對讀者型人士在交談時偏重故事、感受和情緒,而邏輯和乾貨則更多通過寫的方式呈現。這樣的交流就會更加順暢和舒服。

弄清楚這個,我很歡喜。

我在自己的朋友圈公開講「聽她講話很疲憊」,這在很多人看來是對朋友的批評、否定、不認可。當然,朋友間互相的尊重和禮貌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在交流中,顧慮太多,以至於有話不能直說,反而會讓雙方的關係走向一種虛假。當你因「客套」而傳遞出虛假的感受,雙方的關係便走向虛假。而當你真實且誠懇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時,對方也會理解並接納你。你的真實呈現,甚至也會引起別人的改變。

我發朋友圈並不是希望改變莉莉盒,只是呈現了自己的反思,呈現了自己的整個思考過程,莉莉盒在看到後隨即也把她的心聲呈現了出來。僅此而已。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好貴的東元冷氣維修--馬達啟動電容

台大醫院 婁培人 耳鼻喉科 就診

機車無法充電之整流器壞掉--$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