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3的文章

底層邏輯、底層邏輯2 讀後感

會知道這本書是從知乎跳出的一個通知,標題類似是:「哪些書改變了你的一生?」裡面有一個回答就提到「底層邏輯」。原本就滿喜歡邏輯,哲學相關的書,所以就加入待讀清單。 第一章就覺得不錯,介紹了法學家、經濟學家跟商人的對錯觀。周遭比較少法學家跟經濟學家,所以我也是推崇「誰的損失大,誰錯。」 書中的例子是,首富的兒子被綁架了,然後首富說他自己錯了,不只是綁匪的錯。這邊還算好理解,但還有一個日常更會碰到的例子。 「  比如,有人在地鐵里踩了我一腳,誰的錯?我的錯。 明明是他踩了我,為什麽是我的錯呢?難道我不應該要求他道歉嗎?我可以要求他道歉,但是,道歉有什麽用?而且,我要求他道歉,不需要花時間嗎?他耍無賴和我吵起來,不是更需要花時間嗎?我的時間難道沒地方花了嗎?對方還可能反咬一口:“你怎麽把腳亂放啊?!” 那怎麽辦?我要說“我的錯,我的錯”,然後心平氣和地走到旁邊。這是因為,我的時間比他的值錢,浪費同樣的時間,我的損失大——“誰的損失大,就是誰的錯”。」 之前也在臉書跟一堆網民論戰過。那時候有一個新聞是,路邊停車的人隨意開車門導致經過的機車騎士摔跤,然後被後面的汽車/公車輾過身亡,接著新聞就去訪問民眾有什麼看法?有一個中年婦女,可能臉上帶有一點點微笑地講出:「騎士自己也要注意啊!」然後就被截圖嗆爆了。我在回覆網民的文字都說:「你可以不注意,用生命捍衛路權,法律上也是你對,但你可能失去了性命...。」在這篇新聞出來之前,我每次騎車在接近車門的時候,我都會假設這個車門可能會打開,特別是載小孩的時候,我還會跟他們講,如果車門打開要怎麼辦?不是往左邊閃,而是要更用力往右邊閃,然後腳要用力往上蹬。 隨時準備好,才不會有大損失。 但在讀上面的例子的時候,我想到,那我們看到不公義的行為的時候,就都不要吭聲了嗎?讓其他不怕死的人去出聲?惡人自有惡人磨?以前我是不會去管的,直到我讀過下面這首小詩。 「當納粹逮捕共產黨人的時候 我保持沉默 我又不是共產黨人 當他們關押社民黨人的時候 我保持沉默 我又不是社民黨人 當他們逮捕工會人員的時候 我保持沉默 我又不是工會人員 當他們逮捕我的時候 已經沒有人能為我說話了」 那該怎麼辦?其實重點在於損失,所以做好計畫,想想你這樣做之後,可能會有哪些情況?你要怎麼避免損失,就還是可以做了。 第二個感想是關於「貴人」,書中提到某些人不經意地開啟了你的增強迴路,之後

大嶼山,大澳,昂坪市集,天壇大佛一日遊最佳行程。

圖片
先講結論,最佳解一定要有一些前提。 前提一:同一天要逛大澳跟天壇大佛。 前提二:要坐一次昂坪 360 纜車或是 昂坪棧道 前提三:自認為一天可以走三萬步而且也想走的人 前提四:必要交通費最省 最佳解為,"平日"從東涌達東路巴士總站搭 11 號到大澳 (3 ~ 4小時),走完所有景點,在大澳公眾碼頭那邊休息一下,看個海,再搭 21 號去昂坪,看大佛 (1 ~ 2 小時),可以選擇坐 纜車 或是走棧道回到東涌臨時巴士總站。 走棧道有風險,沒有路燈, 飄雨會很滑 ,所以只要天色已暗,飄雨,就選擇搭車或是纜車下山吧。 分析:既然要一天要玩兩個點,且又要搭纜車,代表只能單趟纜車,不能來回纜車,那就選擇往下行的纜車,這樣的話如果要走棧道下坡也比較輕鬆一點。 香港這邊讓我覺得怪的是,平日的交通票價比假日的便宜,景點的話平日便宜我可以理解,交通卻也是平日便宜,這樣不是鼓勵大家假日不要搭公眾交通工具出門了嗎?這是選擇平日去的原因之一。 看到網路上有把東涌、大澳、昂坪畫成一個三角形,但其實實際的行車路線不是三角形,而且定價也有點奇怪。 把 昂坪當作時鐘圓心位置,東涌在一點鐘位置,大澳在九點鐘位置。 路線一:東涌往昂坪 巴士 23 號 $19.6,會從一點鐘位置繞圓周走到七點鐘位置,再走到圓心。上山下山再上山 路線二:昂坪往大澳 巴士  21 號 $7.6, 會從圓心往八點鐘方向走一半,最後再走到九點鐘方向。下山 路線三:東涌往大澳 巴士  11 號 $13.4,會從一點鐘位置繞圓周走到九點鐘位置。上山下山 所以如果要去大澳,路線一 + 路線二 $27.2 > 路線三 $13.4 的價錢,這也是最佳解先去大澳的其中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則是大澳可以逛比較久,吃得比較多,太陽大的話也比較多遮蔽物。昂坪上面吃得比較貴,也沒有太多遮蔽物。所以先去大澳逛完,三點前到昂坪就可以了。 2023117,我實際走的路線就是一 +二+ 反向三 ,原本路線三想作為昂坪走棧道下山,但中午的時候昂坪下不小的雨,就放棄了。

某些選項隨著歲月消失了

圖片
第一次接觸背包旅館是從 2015 年自助去新加坡開始,也忘了當時為什麼會自己一個人出遊去新加坡。住宿很便宜,我記得一晚大概只要三百多台幣,早餐還有牛奶,烤吐司配花生醬、草莓醬吃到飽,每天早上我就吃飽再出門,旅費大多花在景點門票上。沒印象當時有睡不好,還可以跟不同國家的人聊天,所以我後來就多方嘗試背包客棧。 應該也是那次出遊,一次打破了自己的兩個限制,一個是講英文,一個是 主動跟女生講話 。走過克拉克碼頭,看到一個女生單獨坐在那邊看海,就鼓起勇氣用英文跟她聊天,在國外,沒有人認識你,不會講也不會怎樣,你自己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後來也鼓勵老婆小孩去新加坡試試,至少英文不行的時候,還可以用中文溝通。 話說我這次去聖地牙哥裸體沙灘也遇到一個類似越南人一起來打裸體排球,結果我一跟他講話,他就用手指晃了晃說:「No English!」超屌,要跟他說怎麼打排球也沒法講。 在新加坡某個地鐵站出來到大馬路時也遇到一個掃地工阿伯跑來找我聊天,很熱情地問我要去哪裡?我以為他只是要帶路,邊走邊練英文,他似乎還想幫我講解某些景點的歷史,當時應該也沒法全聽懂,最後走到接近賽車場的地方,想說跟他合照一下,他立刻說:「No!No!」記得他說是什麼老婆掛掉的關係,不能合照。最後要分手的時候,他就問我說:「能不能給他一些錢?」我看起來很有錢嗎?XD,但第一次遇到,還是不爭氣地從錢包拿出一張給他,應該是 新幣 $20 以下吧。事後回想,不能合照可能是怕我去檢舉他吧。 往返新加坡也是第一次廉航初體驗,是凌晨的飛機,飛回來隔天就直接上班,在飛機上整個超痛苦,椅子超小,睡了又醒,睡了又醒,感覺脖子都快斷了,也讓我發誓說以後絕不再坐廉航Orz。只是可能那時候年輕,沒印象隔天回來上班有什麼特別累的。 之後就開始帶家人去嘗試各種背包客棧,2019 年一月全家去住台北車站附近的背包客棧,晚上逛完西門町再走回旅館,在大廳看到很多大娃娃放在椅子上,原來是外國人特地來西門町夾娃娃,結果他看到我女兒就把最大隻的兔子送給他,比我女兒還大。 在帶長輩旅行的途中,也住過幾次背包客棧,媽媽住北京沒什麼問題,但屏東車城就大家都沒睡好,雖然那一間宿舍只有我們自己家人五人,但通風問題跟後來停電讓大家都沒睡好,長輩體驗過一次背包客棧就好了。 我自己還有住過曼谷,西門町(趁著疫情補助的時候也去體驗一下)的背包客棧,印象也都還可以。 但,這

滾動式馬拉松計畫

看來今年不能報名馬拉松了。 二月立下的計畫,隨著四月清晨盃、交大校友盃連打,又腳傷到現在。當初打完只覺得腳筋很緊,右腳完全無法蹲下,慢慢蹲下之後也要扶著東西才能站起來,應該說膝蓋沒力休息了,一個月之後才能再打羽球。 但右腳到現在還是覺得卡卡的,現在的羽球技能應該是我巔峰了,22 歲是體力最好的時候,那時候靠體力彌補技術,沒好好學球路,現在學了一些必殺技,反而身體不行了,最近羽球獲勝都是靠技巧。 今天繞著 Miramar Reservoir 走一圈,中間試著慢跑一下,發現右邊膝蓋會痛,想想這樣不行,2 月的時候還可以用右旋踢,現在都不太敢踢,怕膝蓋飛出去。 還是來好好先練健身吧,等到基礎體能有了之後,做什麼都容易~

20230620--公司頂樓羽球館--第八次甩飛球拍

圖片
最近身體狀態真的不錯,正覺得麻花拍物超所值的時候,沒想到麻花拍也斷了... 應該打了五次有吧 之前紀錄:http://virdust.blogspot.com/2023/06/20230613.html

20230613--公司頂樓羽球館--第七次甩飛球拍

圖片
三個禮拜前才把一隻球拍中桿揮斷,於是蝦皮訂購了一隻麻花拍,只要 $500,重量輕,磅數夠,還滿好用的。於是繼續挑戰球拍下限,又買了一隻 $380 的,但打第二次就從握把處斷了,應該是木頭太脆弱。可惜了,外形顏色不錯,線有點鬆而已~ 之前紀錄:http://virdust.blogspot.com/2020/05/20200523.html

如何永遠確保小孩的安全?

No, you CAN"T! 大兒子前天晚上跟我說,他想要騎阿公的腳踏車去新店桐溪上課,我問他騎腳踏車去的目的是什麼?他似乎還沒想好,於是轉身去電腦查了查,說坐車去的話,總共要三段票,所以可以省下 90 塊 + 健身? 我想了想,就一口回絕說:「不行!你坐車去,如果你要健身的話,就去堤防騎。沒省多少錢太危險。」 隔天早上有空了,想想應該要再講多一點,一味禁止是沒用的。而且如果他們詢問你的意見每次都被打牆,將來也不想問你了。於是跟他們約了晚上來分享。 小孩從小的教育、行為,我很少用禁止的,反而希望我可以在場的時候看著他做,跟他們講要訣,直到他們學會為止。舉個例子,很多小孩有點能力之後,就會想要從高牆往下跳,一堆 媽媽、阿嬤只會說 危險啊,就趕快把小孩抱下來,殊不知在他們沒看到的時候,小孩不會自己嘗試嗎?所以從小,他們想從電視櫃跳下來,我的要訣就是要求 「 跳下來之後,手一定要去摸地板」 因為你要摸地板,代表膝蓋要彎曲,就可以延長受力時間,腳比較不會受傷,手撐地也可以吸收一些力量。 更大了之後,我出去玩還會故意把他們抱到更高的地方,假設身高 100 公分,把他們抱到 160 公分的牆讓他們練習跳,我在場,可以確保他們是否有學到照顧自己的能力。 再舉個例子,大人總怕小孩被燙到,熱菜上桌只會叫小孩離遠一點,我反而叫他去摸滾燙的鍋子周圍,但先示範一次快速摸給他看,說也好笑,你越叫他做,他越不做,你不讓他做,他越要做。有這個想法是以前看過劉墉的故事,節錄在後面。 社會新聞也一堆 18 歲剛拿到機車駕照就自撞身亡的,還有被載的同學也一起掛掉,所以現在早上我騎車載女兒去上課也順便提醒將來坐別人的車,如果他騎很快不注意路況,就不要給他載了。 隔日,我分享了幾個主要的點: Google map 預估的腳踏車時間,一般是不準的,實際在馬路上騎的時間,可能要乘上 1.3 ~ 1.5 倍,因為不熟,因為要等紅綠燈,因為要小心機車。路上頻頻要拿手機出來導航,都很麻煩。 我高中的時候也騎過一次腳踏車去北投上課,上下三座橋累死了,從此再也沒騎,一開始想覺得很帥,騎到一半頭已經洗下去了,還是要騎完。 有些馬路沒有人行道,只能跟機車爭道,很危險,如果真的要騎,不要騎自己的車,借 Youbike ,累了就還車改坐車去,隨時做好失敗也不會有太大損失的計畫。 劉墉-肯定自己: 愛你,不是害你  

人品好,牌品自然好

圖片
「 人品好,牌品自然好」—劉德華 我想說:「人品好,球品自然好」 最近剛好遇到一個例子,順便來記錄一下之前的一些想法。 參加過很多零打團,有些球友就是不會主動撿球,例如:「你的隊友回球掛在網前,你比較靠近網子。但有的人還是會不動如山要等對方自己來撿。」好險這個比例不多~ 比例比較高的是有人會習慣從網子下面直接把球撥到對面場去,即使球館電梯裡面都有貼守則:「球從網上給對方。」 看到的高手都是球從網上過的~ 隊友的傳接球,我比較喜歡從空中傳遞,而不是親手交接,原因有兩個。 比較快,不用等撿球那個人從後場走到發球區 從空中來的軌跡比較好判斷,比雙手接觸容易。但要注意的,當你要直接從地板把球拋給你隊友的時候,最後拍面要往上,而不是往你隊友的方向。 來說說最近遇到的事情。 有一個之前我就覺得怪怪的同事,前天跟另一個人熱身的時候,後來對方累了,叫他來跟我打。我們在半場熱身的時候,他的左手永遠都垂直朝向地板,如果球掉在他的網前,他會用球拍把球撈到空中,接下來人朝逆時針旋轉,在快背對我的時候,使用反拍把球打過來。這裡有幾個問題 他是背對我的,不知道我在哪裡,怎麼正確把球發給我,很常打到我後面去。 我"覺得"沒禮貌,我打任何球,發球前一定會看對方準備好了沒,排球甚至會喊一聲:「Ball」 沒有練習發球的機會,在還不太會打羽球的情況下,這是一種損失。 後來我受不了了,就問他為什麼不用左手拿球發球?他回說:「這樣比較快啊。」一時之間我也沒辦法反駁Orz 後來隔壁場比完賽,他就立刻跑去隔壁場佔位置準備比賽。 我相信有些 Geek 表現會很奇怪,例如在 101 上班的同事,可以穿短褲,拖鞋,走來走去。但只要不妨礙到他人,我也覺得還好,因為我也常這樣XD 但我就無法理解上面那位的想法。有些人很聰明,我們可以說只考慮到效率,他高中就得過程式競賽銀牌,但我學任何東西,會想說要怎麼樣快速的學到訣竅,觀察他人的動作,聽他人的建議,知道每種球類用到的部位、姿勢不一定一樣,有些動作我做得出來,初學者不一定做得到。但至少會有自覺~可是上面那位同事卻沒有自覺如何快速學習打羽球。 Johari Window (周哈里窗) ref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別人知道的,我不知道的」這塊區域,年紀越大,越少人敢跟你講真話,但他們不經意間講出來的話可能會透漏出他們的感覺,我沒有機會跟我同事講那三個缺點了,

完全不練習,第一次就完賽馬拉松?

一直沒有很喜歡跑步,但隨著年齡漸增,也接觸到一些馬拉松跑者,但還是無法了解跑步的樂趣在哪裡? 只是覺得人生應該拿到一些成就,所以就想直接試試"完全不練習,第一次就完賽馬拉松"的成就。 為什麼不練習?看過書上說跑馬拉松是一個對身體傷害很大的運動。我想了想,理由如下: 1. 如果我練習而完賽馬拉松,那我這輩子就再也拿不到"完全不練習,完賽馬拉松"的成就了。 2. 馬拉松第一人,希臘士兵一定也沒有練習長跑,但他也做到了。(雖然他跑完就掛了XD) 3. 練習一定可以完賽,但需要花太多時間了。失敗的機會成本是我可以接受的,因為低速,危險性不高,不想跑就停止。如果是單車一日北高,我就不敢嘗試。 4. 網路上完全找不到"完全不練習,直接完賽馬拉松“的心得,只好親自嘗試看看,想看看自己平常的狀態如何,一週打兩次羽球,30 分鐘重訓,集中在核心,背肌。 跟年度健檢一樣,健檢前幾天一定要保持正常的生活,最好再操一點點,才知道平常有沒有過操身體,如果健檢前故意吃得比較清淡,比較多運動,這樣就浪費了健檢的資料了。 雖說不練習,但基本的調查還是需要的,好的鞋子,低溫的環境,如何補給,都可以幫助完賽。 希望 2023 可以有機會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