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生活」標籤的文章

20250606 ~ 20250622 越南河內觀察紀錄

以下幣值都是 VND (省略k),乘上 1.15 約等於台幣 飯店: 河內喜來登酒店(Sheraton Hanoi Hotel)2004 開幕 InterContinental Hanoi Westlake 2007 開幕 河内 JW 万豪酒店(JW Marriott Hotel Hanoi)2013 開幕 Sheraton Hanoi West 2024 開幕 這次在河內喜來登酒店住了 13 天,後面三天有升到套房,中間有換到新裝潢的房間,剛入住第一晚,房間的電器開關真的是很老舊的設計,床頭邊只有一個大燈的開關,接著什麼都沒有了。好處是方便,有些飯店,床頭邊的開關多到不知道要關哪一個... 高樓層新裝潢的房間,燈具開關就多一些了。最後三天升到套房,浴缸直接在窗戶旁邊,而且還有免治馬桶自動掀蓋,超讚。而且房間就在酒廊隔壁,它就是我的後廚房XD 最後一天體驗一下 2024 的開幕的 Sheraton Hanoi West 飯店,白金無壓力生套,多一個客廳,但某些設計卻讓我覺得差多了。 1. 廁所沒有手機架,在河內喜來登是所有廁所都有手機架的 2. 淋浴間沒有蓮蓬頭,好像第一次遇到,強迫洗頭? 3. 沒有免治馬桶,而且廁所的門還有點佔住馬桶的使用空間 4. 廁所窗簾無法電動控制 5. 浴缸是獨立式的,這樣就不能邊泡澡邊看劇了 6. 床小一號,河內喜來登都是 King Size 7. 廁所竟然沒有備用紙捲 8. 整個飯店都沒有 Mobile Key(這什麼年代了...) 9. 大浴缸竟然會漏水... 越南兩間喜來登酒廊 Happy hour 時間都是 6pm ~ 9pm,都有配備現煮河粉或是泡麵,泡麵大大加分,煮出來的蛋戳破會有蛋黃流出來,再配上辛拉麵、海鮮麵,超好吃,我有幾晚在外面吃飽了,回去又再吃一碗泡麵...酒廊都是 24 小時開放飲料。 但河內喜來登的 Happy hour 熱菜不行,記得只有兩樣,Sheraton Hanoi West 有七樣熱菜,好多了。 市區: 第一天到的時候,在路上走了約十五分鐘,後來選了一家有店面的河粉,$40,還不錯吃,但吃完後去借廁所,發現廚房後面的環境滿恐怖的,要走一個快要解體的生鏽樓梯下樓,接著馬桶上完是要自己盛水沖洗的。 第一個週五晚我走了兩萬五千步,週六我走了約三萬五千步,早餐選 KFC,記得花了約 $150,喵到他們的招募廣...

難得玩手遊遇到不爽的事情

圖片
幹譙一下手遊最近遇到的事情,覺得社會的混亂都是你我造成的,一堆人默默縱容一堆小惡,領導者的風格則是「只要你替部落贏,你人品怎樣都沒關係」 皇室戰爭,參加一個「台灣之光」的部落,就是跟網路上不認識的 50 位遊戲玩家同一組,然後打某個挑戰的時候,一個部落裡面同一時間只能有一個人打,一個人有四個場次,之前某位沒品玩家 Rainy,打完某一場之後,其他人立刻排隊,他就留言說「是趕著去投胎嗎?別人還在打,搶什麼搶」結果被罵那位,竟然還很客氣地跟他道歉。如果是飆到我,我一定跟他幹起來。 1. 每個人都是找自己有空的時間打,憑什麼一定要等你全部打完? 2. 我怎麼知道你打完四場了沒? 結果部落首領說要大家讓他一下,我也當下表明我的人生哲學。 結果今早又發生另一件事,這位沒品玩家,先離開部落,接著又回部落,接著某一位陌生人進來,傳了一些被系統濾掉的文字,看來應該是某些髒話,我們猜測是沒品玩家去人家部落鬧,可能打贏又在那邊嘲諷,最後把陌生人踢走,順便補一句「笑死這低端 輸到很氣」 孰可忍,孰不可忍,於是我就把沒品玩家踢掉,順便留了一句「Rainy 你是一個沒品的人」。 下面是丟在群組的話,然後就全退了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原來此部落的風格是"只要考試考一百分,其他就什麼都可以做",如果是我小孩,我不打死他才怪。 對打嘲諷不是不可以,我有時候對戰途中也會用表情包企圖激怒對方,這也是戰略的一部分,現在那位已經很明確用言語鄙視嘲笑別人了。 我相信 Rainy 也不是未成年了,不願意再與此人同流。 BTW,如果一樣的事再發生,請把部落名改掉,不要弄壞台灣名聲,我都覺得是台灣之ㄔˇ了」

第一次遇到這麼恐怖的急性甲溝炎

圖片
最近覺得活得越久,就什麼都可以遇到,什麼都不奇怪。遇到的痛感也是一次又一次刷新。 2024年3月的時候,週日早上起床,突然覺得右手腕怪怪的,於是擦了點運動藥膏,結果到傍晚越來越痛,整個手腕漲成紅色的,輕輕一碰皮膚就超痛。晚上也無法睡著,隔天早上騎車催油門才發現一點力也是不上,才知道手腕的重要,只好改用手臂來催油門。白天一直用冰敷,晚上去看醫生的時候,跟醫生說:「從來沒有這麼痛過,而且痛起來之前也沒有發生什麼撞擊或意外」,原本還有懷疑是不是對藥膏過敏,但症狀不像是過敏反應,還以為要一個月才會好了,結果大概一個禮拜之後就慢慢好轉,三個禮拜後就完全正常的參加比賽,也沒什麼影響。整個過程就超怪的。 2024年9月的時候在日本感冒喉嚨刺痛,慢慢好轉後,回台灣一個禮拜的週日,早上講話講一講,整個喉嚨突然劇痛起來,好像有刺卡在喉嚨一樣,每一次吞咽都會痛,嚇得我週日上午立刻衝去兒鼻喉科,醫生幫我照了一下也沒看到東西,只開了藥讓我吃,但我還是一直很懷疑病毒會有這種刺痛的感覺嗎?兩個禮拜後吞嚥漸漸不會痛了,但用力擤完鼻涕的下一個吞嚥又會像吞到刺一樣,連續排了幾次的超音波,但都沒機會去,或是沒那麼急,結果兩個月後症狀就慢慢不見了。 2025年1月初,某一天手賤摳了左手大拇指的指甲,到邊邊的時候,懶得用指甲刀,就用扯的把指甲扯下一條細細的下來,想說會不會又有甲溝炎了,但看指甲邊沒有出血,想說應該沒事。以前有一次是扯到食指邊邊的指甲,出血,後來的甲溝炎也痛到讓我去看醫生。 到第三天晚上前都沒任何症狀,沒想到第四天的凌晨,突然痛醒,心想說慘了,甲溝炎發生了,想說趕快睡著,撐個一兩天就好了,沒想到就一直睡睡醒醒,因為手指太痛了,早上起床的時候,手指已經都變紅了。 第四天白天越來越紅,也越來越腫,到下午六點看診的時候,醫師先開個三天健保抗生素,說三天後再回診,如果壓不下來的話,再換自費比較強效的抗生素,回家吃完藥,擦了一點藥膏,八點的時候,似乎大拇指邊的皮膚內已經有一點點綠黃色膿擠在裡面。九點就入睡,因為前一晚沒睡好,睡到凌晨十二點時,又整個痛醒,就是一種脹痛+神經的抽痛,而且抽痛的頻率會類似脈搏的感覺,都覺得我會不會要截肢了,原本前一天白天,指腹跟大拇指左邊還不會痛,凌晨醒過來的時候,已經脹到指腹跟左邊也都會痛了,等於左手完全無法抓東西。 後來撐到兩點多又去床上躺,一樣繼續抽痛+脹痛,會覺得老天...

十年的共學聖誕派對

十年風雨,載浮載沉。 十年前,因為小孩還小,老婆幫忙從網路上找了課後的自學團體,於是有了共學團的誕生。那時候工作環境彈性高,加上自己也是孩子王,很常參與共學的活動。 大概參加了四年吧,之後因為一些做事情的方法不同跟工作型態改變,於是慢慢離開共學。 當老婆告知我今年是最後一次聖誕派對的時候,因為明年是最後一個小孩畢業,老師就會退租教室了。記得在阿雅的面試分享有提到,兩方對談中間的情緒、印象、評價可能會高高低低,但我們要盡量讓結尾是有正面的情緒,所以需要準備一些正向問題問面試官,例如:「在這公司工作,你最喜歡的地方是什麼?」所以這也是我最後決定參加派對的原因。 我在派對中說:「大家看到我來可能會很驚訝。」結果老師說他有跟我老婆說邀請我,我完全沒接收到這個訊息,老婆應該只是告知我有這個活動要不要參加,並沒有明確指出老師的邀請,真是所託非人啊。我會跟共學漸行漸遠,很大一部分也是跟中間傳遞者有關係。 之前不想參加聖誕派對的原因有一個是交換禮物的規則,現在的公司尾牙不允許抽獎,原因是不能給不勞而獲的獎品,但如果尾牙有玩遊戲,就可以參加抽獎拿到小禮物,我贊同這個理念。老婆小孩參加了幾次交換禮物,結果都換了不需要的東西在家裡囤著(小椅子、擠牙膏器),看著我就心煩,問題還在一開始還要另外花錢去買禮物,變成抽到我們禮物的人也不一定適用,所以我跟老婆說,你可以參加派對,但不要再換禮物回來了,沒想到有一年,他還是偷偷去買新禮物給小孩抽,後來被我發現,隔年才開始拿家裡不需要的全新品去交換。 時程安排也是我Care的一個點,雖說今年的主持老師讓我小孩當主持人,小孩到達時開始才準備講稿,臨陣磨槍,不亮也光。但我覺得更好的是,事先準備好大致的 Agenda,讓大家知道幾點開始,幾點結束,有多少時間可以聊天,有多少時間可以欣賞小孩才藝表演。劉墉有一個故事說他以前講課的時候喜歡多講一點到下課時間,希望給學生更多東西,後來美國學生跟他說需要準時下課,不然來不及到下一堂課去。概念是我尊重你的時程,不會遲到,也希望可以尊重我的時間,不會太晚結束,畢竟回家可能還有其他待辦事項,吃炒飯之類的。 回顧共學十年照片,前一兩年,我們很常參與共學出遊的活動,例如:一起去九份老街住宿一晚、九份國小打躲避球、爬雞籠山跟逛黃金博物館。當年那些愛哭的小孩現在已經高二,都各自在不同地方實習且有著自己的人生方向。 老師每年寒暑假都...

情書

圖片
看到中山美穗離世的消息,又去複習一下「情書」這部電影,但我覺得這部沒有拍得很好,原因是我每次都會忘記它的劇情,代表沒有太多讓我感動的點,今天看到最後是在借書卡背後有一張暗戀情人的素描,讓我小小感動一下。有藝術成分的情書還是好多的。 反觀我的第一份「科學成分」的情書... 小五開始接觸偵探類小說,看了很多本「福爾摩斯」、「亞森羅蘋」之類的,對要用火烤才能顯示出的文字著迷,後來看到一本科學書教用牛奶寫字就製作出隱形字,我還記得我用的是「綠豆沙牛奶」XD,然後因為只能用毛筆寫字,所以一張紙根本寫不了幾個字,我只好一張小正方形的紙寫一個字,內容寫什麼我也忘了,後來就把一疊皺皺的紙放進我喜歡的女生的抽屜裡,結果是什麼我也忘了,但現在回想起來她應該會覺得「到底是誰惡作劇把一堆臭酸味皺皺的紙塞進我的抽屜」吧~ 第二份「科學成分」的情書則是在學習寫程式之後,開發了一款「簡單文書編輯器」這是名字,不是形容詞+名詞。特別製作了加解密文字的功能,然後我把「密文」、「密碼」跟軟體一起寄給對方,幻想她可以解開這個謎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現在回頭來看這部電影會覺得劇情太唬爛,覺得男主太沒用,暗戀一個人最終也沒讓她知道,女主太木頭,竟然一點也沒感覺到男主喜歡她,然後男主轉學還是有畢業紀念冊?但想想自己年輕時的所作所為就覺得自己更離譜XD而且我好像沒把密碼寄給對方,因為這樣不就沒神秘感了,應該是設定了很簡單的密碼,例如「love」然後希望對方可以解謎的出來這樣...

論積極

這輩子要遇到好的主管不會太難,但要能夠遇到一個可以糾正自己想法/作法的人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在職場上,大多人不想要得罪別人就不會主動糾正別人。覺得厲害的管理者,只能透過自省、觀察別人跟讀書來增進自己。 今年總共會參加公司的三場慈善活動,第一場是1919的包裝生米,第二場是安得烈的打包常溫食物,第三場是下週的淨灘。 第一場覺得大家都很積極,在一個沒有冷氣房的大倉庫下午盛米、包米。大家流很多汗,很好。 昨天在第二場的時候,是 Google 跟 ASML 一起參加,一家公司三條線共 150 箱,我跟另一位同事負責拆箱食物,例如:米、麥片、罐頭。接著把食物搬到三台推車去分到三條線去。 中間蹲在那邊拆箱的時候,看到某一位同事把推車推回線頭之後就直接放在那邊跟同事聊天,也不會多走幾步推到我們食物堆這邊來。我只好再站起來去把推車拉過來。 所有食物都拆完之後,我就去看看哪條線比較慢的,去幫忙擺食物。 食物擺完後,被告知幫忙把推車搬到遠處的牆角擺好,回到原處的時候,看到 ASML 的推車還放在原處,我也幫忙搬過去收好。 再來需要我們放一個紙板在箱子最上面,剛剛那位同事擺完她在的那條線之後,就把紙板交出來說:「還有誰需要紙板的?」我就接手過去,心裡會覺得:「怎麼會覺得把自己的線擺完就沒事了,而不是看還有哪個箱子沒放紙板的就過去放嗎?」 最後是封箱作業,因為公司常搬家,之前有研究過膠台使用法,但找不到正確教學(難道是太簡單?!),工作人員也只用到膠台的切割工具,卻沒有用到內建的滾輪,變成建議我們兩個人一組,一個人壓箱,一個人兩隻手去拉膠帶。私以為膠台應該是用力壓著然後滾動,所以就不需要兩個人一起封一個箱子,結論是某位同事說 他封一箱,我大概可以封三箱。 也學到一堆箱子擺到棧板上面的擺列法是有學問的,每一層要旋轉,讓箱子壓在箱子中間而不是整齊的一柱一柱這樣。

超級恐怖的耳石脫落經歷

前一個晚上喝了奧利多之後上床,早上六點在床上平躺姿勢一醒來,發現天花板的電燈順時鐘方向快速旋轉,心裡想說慘了:「難道感冒了?」起床刷牙之後沒再感覺眩暈,接著去女兒房間一平躺又發現天花板繞著圓心在旋轉,就像在晚上看天空,星星旋轉一樣。轉的速度越來越快,像是在坐超快的咖啡杯,接著腹部一陣噁心想吐,我就快站起來。 查了一下網路,"疑似"是耳石脫落,但原因不明,前一天我也沒撞擊到頭部,老化?接著去上大號的時候,渾身開始流冷汗,老婆傳了「 耳石復位 」的影片給我,只好先做做看,第一次平躺下去的時候,又立刻開始大旋轉,一陣超級噁心想吐的感覺襲來,立刻衝到廁所,但慘的是吐不出來,早上起床沒吃任何東西,有一股氣一直擠在賁門出不來,然後我又用力似乎把賁門關得更緊。一直拿著臉盆怕噴出來,超恐怖的。 我上一次吐應該是七歲以前了吧,之後生病從沒吐過,反而家人很常吐,自己則是鼻子症狀居多,這次因為眩暈整個氣卡在賁門吐不出來超痛苦的,後來在床邊坐了一個小時,一般打嗝把前一晚的奧利多氣體排出來,一邊流冷汗。一個小時後想說應該好一點了再做一次耳石復位動作,結果這次換轉到側邊的時候又超暈,一樣超想吐,又立刻拿著臉盆衝到廁所去。 就這樣,大概有六次很想吐,然後吐了三次淡黃色的水(膽汁),聞起來超苦的,真是太慘了。 總共做了兩回合的耳石復位,平躺下來休息,睡了一小時之後起床就好多了。換了幾個姿勢不會再暈,就決定下午不去看醫生了,因為如果沒法復現問題,醫生檢查不到我的眼振,也只能開止吐藥給我而已。 下午去上班的時候,感覺身體還是怪怪的,就像你剛劇烈抽完筋之後,雖然沒抽筋了,但筋肉內部已受傷害。我覺得胃上面就怪怪的,晚上去羽球場,測試一下,身體還OK,就打了兩個小時的激烈羽球。 晚上回家沒有任何眩暈症狀,隔天下午去重訓,做了仰臥起坐,覺得有一點點暈暈的,但還是把一百下做完,結果晚上回家一右躺,又發現快速旋轉了... 今天公司有免費問診,問了醫生耳石脫落的問題。 1. 如果不是中樞性頭暈的話,也就是周邊性的,例如:內耳淋巴過多,前庭神經炎,耳石脫落,就會開散彈槍的藥給病人,例如:B12 修復神經,利尿劑幫助排除末梢積水(內耳淋巴),止吐藥 減緩症狀。 2. 如果沒有眼振的話,眩暈很難確定原因,因為太小了,醫生說要用電子顯微鏡,只能用在大體。 3. 耳石復位術,有些是在讓你的大腦快速學會怎麼...

大嶼山,大澳,昂坪市集,天壇大佛一日遊最佳行程。

圖片
先講結論,最佳解一定要有一些前提。 前提一:同一天要逛大澳跟天壇大佛。 前提二:要坐一次昂坪 360 纜車或是 昂坪棧道 前提三:自認為一天可以走三萬步而且也想走的人 前提四:必要交通費最省 最佳解為,"平日"從東涌達東路巴士總站搭 11 號到大澳 (3 ~ 4小時),走完所有景點,在大澳公眾碼頭那邊休息一下,看個海,再搭 21 號去昂坪,看大佛 (1 ~ 2 小時),可以選擇坐 纜車 或是走棧道回到東涌臨時巴士總站。 走棧道有風險,沒有路燈, 飄雨會很滑 ,所以只要天色已暗,飄雨,就選擇搭車或是纜車下山吧。 分析:既然要一天要玩兩個點,且又要搭纜車,代表只能單趟纜車,不能來回纜車,那就選擇往下行的纜車,這樣的話如果要走棧道下坡也比較輕鬆一點。 香港這邊讓我覺得怪的是,平日的交通票價比假日的便宜,景點的話平日便宜我可以理解,交通卻也是平日便宜,這樣不是鼓勵大家假日不要搭公眾交通工具出門了嗎?這是選擇平日去的原因之一。 看到網路上有把東涌、大澳、昂坪畫成一個三角形,但其實實際的行車路線不是三角形,而且定價也有點奇怪。 把 昂坪當作時鐘圓心位置,東涌在一點鐘位置,大澳在九點鐘位置。 路線一:東涌往昂坪 巴士 23 號 $19.6,會從一點鐘位置繞圓周走到七點鐘位置,再走到圓心。上山下山再上山 路線二:昂坪往大澳 巴士  21 號 $7.6, 會從圓心往八點鐘方向走一半,最後再走到九點鐘方向。下山 路線三:東涌往大澳 巴士  11 號 $13.4,會從一點鐘位置繞圓周走到九點鐘位置。上山下山 所以如果要去大澳,路線一 + 路線二 $27.2 > 路線三 $13.4 的價錢,這也是最佳解先去大澳的其中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則是大澳可以逛比較久,吃得比較多,太陽大的話也比較多遮蔽物。昂坪上面吃得比較貴,也沒有太多遮蔽物。所以先去大澳逛完,三點前到昂坪就可以了。 2023117,我實際走的路線就是一 +二+ 反向三 ,原本路線三想作為昂坪走棧道下山,但中午的時候昂坪下不小的雨,就放棄了。

某些選項隨著歲月消失了

圖片
第一次接觸背包旅館是從 2015 年自助去新加坡開始,也忘了當時為什麼會自己一個人出遊去新加坡。住宿很便宜,我記得一晚大概只要三百多台幣,早餐還有牛奶,烤吐司配花生醬、草莓醬吃到飽,每天早上我就吃飽再出門,旅費大多花在景點門票上。沒印象當時有睡不好,還可以跟不同國家的人聊天,所以我後來就多方嘗試背包客棧。 應該也是那次出遊,一次打破了自己的兩個限制,一個是講英文,一個是 主動跟女生講話 。走過克拉克碼頭,看到一個女生單獨坐在那邊看海,就鼓起勇氣用英文跟她聊天,在國外,沒有人認識你,不會講也不會怎樣,你自己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後來也鼓勵老婆小孩去新加坡試試,至少英文不行的時候,還可以用中文溝通。 話說我這次去聖地牙哥裸體沙灘也遇到一個類似越南人一起來打裸體排球,結果我一跟他講話,他就用手指晃了晃說:「No English!」超屌,要跟他說怎麼打排球也沒法講。 在新加坡某個地鐵站出來到大馬路時也遇到一個掃地工阿伯跑來找我聊天,很熱情地問我要去哪裡?我以為他只是要帶路,邊走邊練英文,他似乎還想幫我講解某些景點的歷史,當時應該也沒法全聽懂,最後走到接近賽車場的地方,想說跟他合照一下,他立刻說:「No!No!」記得他說是什麼老婆掛掉的關係,不能合照。最後要分手的時候,他就問我說:「能不能給他一些錢?」我看起來很有錢嗎?XD,但第一次遇到,還是不爭氣地從錢包拿出一張給他,應該是 新幣 $20 以下吧。事後回想,不能合照可能是怕我去檢舉他吧。 往返新加坡也是第一次廉航初體驗,是凌晨的飛機,飛回來隔天就直接上班,在飛機上整個超痛苦,椅子超小,睡了又醒,睡了又醒,感覺脖子都快斷了,也讓我發誓說以後絕不再坐廉航Orz。只是可能那時候年輕,沒印象隔天回來上班有什麼特別累的。 之後就開始帶家人去嘗試各種背包客棧,2019 年一月全家去住台北車站附近的背包客棧,晚上逛完西門町再走回旅館,在大廳看到很多大娃娃放在椅子上,原來是外國人特地來西門町夾娃娃,結果他看到我女兒就把最大隻的兔子送給他,比我女兒還大。 在帶長輩旅行的途中,也住過幾次背包客棧,媽媽住北京沒什麼問題,但屏東車城就大家都沒睡好,雖然那一間宿舍只有我們自己家人五人,但通風問題跟後來停電讓大家都沒睡好,長輩體驗過一次背包客棧就好了。 我自己還有住過曼谷,西門町(趁著疫情補助的時候也去體驗一下)的背包客棧,印象也都還可以。 但,這...

如何永遠確保小孩的安全?

No, you CAN"T! 大兒子前天晚上跟我說,他想要騎阿公的腳踏車去新店桐溪上課,我問他騎腳踏車去的目的是什麼?他似乎還沒想好,於是轉身去電腦查了查,說坐車去的話,總共要三段票,所以可以省下 90 塊 + 健身? 我想了想,就一口回絕說:「不行!你坐車去,如果你要健身的話,就去堤防騎。沒省多少錢太危險。」 隔天早上有空了,想想應該要再講多一點,一味禁止是沒用的。而且如果他們詢問你的意見每次都被打牆,將來也不想問你了。於是跟他們約了晚上來分享。 小孩從小的教育、行為,我很少用禁止的,反而希望我可以在場的時候看著他做,跟他們講要訣,直到他們學會為止。舉個例子,很多小孩有點能力之後,就會想要從高牆往下跳,一堆 媽媽、阿嬤只會說 危險啊,就趕快把小孩抱下來,殊不知在他們沒看到的時候,小孩不會自己嘗試嗎?所以從小,他們想從電視櫃跳下來,我的要訣就是要求 「 跳下來之後,手一定要去摸地板」 因為你要摸地板,代表膝蓋要彎曲,就可以延長受力時間,腳比較不會受傷,手撐地也可以吸收一些力量。 更大了之後,我出去玩還會故意把他們抱到更高的地方,假設身高 100 公分,把他們抱到 160 公分的牆讓他們練習跳,我在場,可以確保他們是否有學到照顧自己的能力。 再舉個例子,大人總怕小孩被燙到,熱菜上桌只會叫小孩離遠一點,我反而叫他去摸滾燙的鍋子周圍,但先示範一次快速摸給他看,說也好笑,你越叫他做,他越不做,你不讓他做,他越要做。有這個想法是以前看過劉墉的故事,節錄在後面。 社會新聞也一堆 18 歲剛拿到機車駕照就自撞身亡的,還有被載的同學也一起掛掉,所以現在早上我騎車載女兒去上課也順便提醒將來坐別人的車,如果他騎很快不注意路況,就不要給他載了。 隔日,我分享了幾個主要的點: Google map 預估的腳踏車時間,一般是不準的,實際在馬路上騎的時間,可能要乘上 1.3 ~ 1.5 倍,因為不熟,因為要等紅綠燈,因為要小心機車。路上頻頻要拿手機出來導航,都很麻煩。 我高中的時候也騎過一次腳踏車去北投上課,上下三座橋累死了,從此再也沒騎,一開始想覺得很帥,騎到一半頭已經洗下去了,還是要騎完。 有些馬路沒有人行道,只能跟機車爭道,很危險,如果真的要騎,不要騎自己的車,借 Youbike ,累了就還車改坐車去,隨時做好失敗也不會有太大損失的計畫。 劉墉-肯定自己: 愛你,不是害你   ...

完全不練習,第一次就完賽馬拉松?

一直沒有很喜歡跑步,但隨著年齡漸增,也接觸到一些馬拉松跑者,但還是無法了解跑步的樂趣在哪裡? 只是覺得人生應該拿到一些成就,所以就想直接試試"完全不練習,第一次就完賽馬拉松"的成就。 為什麼不練習?看過書上說跑馬拉松是一個對身體傷害很大的運動。我想了想,理由如下: 1. 如果我練習而完賽馬拉松,那我這輩子就再也拿不到"完全不練習,完賽馬拉松"的成就了。 2. 馬拉松第一人,希臘士兵一定也沒有練習長跑,但他也做到了。(雖然他跑完就掛了XD) 3. 練習一定可以完賽,但需要花太多時間了。失敗的機會成本是我可以接受的,因為低速,危險性不高,不想跑就停止。如果是單車一日北高,我就不敢嘗試。 4. 網路上完全找不到"完全不練習,直接完賽馬拉松“的心得,只好親自嘗試看看,想看看自己平常的狀態如何,一週打兩次羽球,30 分鐘重訓,集中在核心,背肌。 跟年度健檢一樣,健檢前幾天一定要保持正常的生活,最好再操一點點,才知道平常有沒有過操身體,如果健檢前故意吃得比較清淡,比較多運動,這樣就浪費了健檢的資料了。 雖說不練習,但基本的調查還是需要的,好的鞋子,低溫的環境,如何補給,都可以幫助完賽。 希望 2023 可以有機會嘗試。

盡其所能做只基於事實的推論

前情概要: 自從學了哲學之後,我才知道什麼是「意見」,什麼是「事實」。覺得如何分辨還滿簡單的,但有次在某本書上看到一句話,說的人是誰我忘了,完整內容也忘了,但那個人類似是 500 大公司的 CEO 這種角色的人,他說:「感謝 XXX 大學教會我基於"事實"的思考。」XXX 大學我也忘了,類似於哈佛等級的。看到這句話才讓我又重新觀察生活中出現的話語到底是「事實」 還是「意見」。 舉個例子: A:「我不喜歡吃番茄」 B:「我覺得A不喜歡吃番茄」 B講的話,我就會當作是意見,需要再跟他釐清 但如果B改為說「A不喜歡吃番茄」,我就會當作事實,只是更多的情況是 A:「我不喜歡吃番茄」 B:「A很挑食」 B這裡又把意見講成事實了Orz 跟優秀的同事工作,我覺得大家的思考方式都差不多,差的是前提考慮的是否周全,到底是基於「事實」還是「意見」來推論。找出事實才是價值所在~ 某次在教小孩分辨事實跟意見的時候,他說他們國中公民課本就有教了,所以我覺得教育也是有在進步的。 本文: A媽 是我小孩同學的家長,她認識我們夫妻,假日偶爾會全家一起帶小孩出去運動。某日,A媽正在跟我老婆聊天,因為我老婆手機擴音一邊晾衣服,我隱約聽到聊天內容類似於分享「華得福教育」與「體制內教育」的差異,講完之後,我老婆說:「那我再跟我老公分享。」,然後A媽說:「XXX,因為YYY」(XXX,我沒聽到原文是什麼,但應該是類似: 我覺得 單爸無法理解。所以她後面才會解釋原因) 至於YYY就是我今天要講的本文了,YYY類似於:「因為 我覺得單爸都在家工作 ,所以他應該不太需要跟人合作。」 YYY 就是 A媽的"意見",很可惜的是,大多數人會直接基於自己的意見去推論,但只要多花一點點時間就可以確認是否為事實,這樣推論出來的結果會更堅固! 所以為了節省我老婆跟A媽的時間,我直接在電話旁跟她說:「哈囉,A媽,不是喔,然後稍微解釋了一下工作內容。」我老婆說直接打斷別人不太禮貌,但我的想法是我老婆知道我在家裡做了什麼,有時候忙起來,一整個早上都在講話,她為什麼不節省彼此的時間呢? 事後,A媽 說下次再好好了解我的工作。然後她也提到跟直接坦率的人對話,比跟拐彎抹角的人相處單純的多。這也是我喜歡的,如果朋友說出來的話都是事實,我們只有花心力在推論就好,但現實中常常需要花很多心力在釐清這到底是「...

品格教育-不亂丟垃圾

圖片
如果今天你一個人走在路上,看到全家便利商店前有一攤融化的霜淇淋,你會怎麼做? 如果今天你帶你的小孩走在路上,看到全家便利商店前有一攤融化的霜淇淋,你又會怎麼做? 再講我怎麼做之前,先講兩個故事。 在 2019 年之前,一年會帶全家去大陸旅遊兩次,所以剛好也可以給小孩機會教育。在 2019 年末,我們去的是無錫 黿(ㄩㄢˊ)頭渚景區,是一個 5A 景區,裡面衛生維護的很好,風景也很好,去大陸玩常常覺得他們人力過剩,走沒幾步就會看到有員工在掃地。 帶著小孩走在一條清爽乾淨的石板步道時,前面有一對夫妻,帶著一個三歲小娃,小娃手上拿著一顆橘子在剝,沒想到小娃就隨手把皮丟在地板上,他的父母也沒撿起來,就這樣一路吃一路丟~這個景色就像你在中正紀念堂廣場中間有人邊吃橘子邊丟橘子皮一樣。 最後我跟小孩超過了他們,我卻不知道怎麼做比較好~ 第二個故事是 我們去蘇州天平山爬山,快到山頂時,有一處邊坡可以瞭望蘇州平地。我們踩著大岩石過去休息,接著就有一個家庭從上面下來也來休息,爸爸是壯年,有一個大約 20 歲上下的女兒,又是邊吃橘子邊把皮丟在岩石上,她爸媽也是覺得很正常,我看了很是不爽,但因為小女兒在旁邊,又不知道怎麼做才好了,雖然我手上有登山杖~ 類似的故事還有一堆,例如街上啃西瓜,吐西瓜子,我老婆差點被吐到的,但因為上面兩個故事是我跟小孩一起經歷的,至今仍沒想到好方法。 說到禮貌,我曾在 知乎 問過一個問題,為什麼美國人"普遍" 比中國人有禮貌?這是根據自己在美國/大陸的出差經驗,我自己想過 應該是戰爭/飢荒可以 Reset 一切,不然一旦有了教養,應該會一代一代要求下去才對,所以如果上一代總是比下一代沒禮貌,那這樣一直推演下去,唐代人不就每個都是惡霸、無賴了。但後來這個問題立刻被砲轟,我就刪掉了Orz 最後,回到今天遇到的情況,我可以 提醒她小心,不要踩到。 帶著女兒一起罵 怎麼有人這麼沒品,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教導女兒如果她下次霜淇淋掉了,她會怎麼處理? 讓她練習去跟店員說 外面有霜淇淋掉到地板了,請店員處理。 我跟女兒一起用衛生紙清乾淨 我帶女兒去跟店員借拖把跟水桶幫忙清乾淨。 最後我做的是 3 跟 6,原因如下: 我在店內等女兒下課,看到店員多次推推車經過,她沒主動處理。 今天我差點踩到,如果踩到的話,心裡一定罵一聲幹,別人踩到一定也會心情不好,他心...

一個月減肥 5 公斤實戰紀錄

圖片
先講結論: 從 86 公斤減到 81 公斤,有了很硬的腹肌,腰圍兩側還有一些贅肉,但已經瘦了不少,十五年前結婚穿的西裝褲又穿得下了。 減肥最有成就感的就是今天的體重地板成為明天的體重天花板。 前情提要: 隨著上海封城,看著上海同事一個個加入減肥計劃,想說也來跟一波。網路上也有網紅貼出饑荒瘦法,大大的激勵了我。 免責申明: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裡面有一個故事: 假定有一位荒唐的眼科醫師為病人配戴眼鏡,居然脫下自己的請病人試戴,理由是:「我已經戴了十年,效果很好,就給你吧!反正我家裡還有一副。」 誰都知道這是行不通的,可是醫師卻說:「我戴得很好,你再試試,別心慌。」 「可是我看到的東西都扭曲了。」 「只要有信心,你一定看得到的。」 經病人一再抗議,醫師居然惱羞成怒:「算我倒楣,好心沒好報。」 這位眼科醫師尚未診斷就先開處方,誰敢領教?但與人溝通時,我們卻常犯這種不分青紅皂白遽下斷語的毛病。因此我必須強調,了解別人與表達自我是人際溝通不可或缺的要素。 目標: 一個月瘦五公斤,不考慮營養不良的問題,因為看完一堆「原始生活21天」沒有餓死的,一個月之後再來補充營養就好。 計畫: 只注重一個公式:一天消耗的能量 > 一天吃下可吸收的能量。 那要怎麼算兩個數字呢?不需要算,計畫就是「 最大化」 消耗能量,「 最小化」 可吸收的能量。所以我嘴饞的時候還是會喝無糖可樂。 一個回合 包括 50 個仰臥起坐,左手 15 下啞鈴,右手 20 下啞鈴,跪姿滾輪 15 下,伏地挺身 10 下。 第一天從一個回合開始,每隔幾天加一個回合,大概到 24 天之後,一天可以 4 ~ 6 個回合,看是否有足夠的時間, 第 10 天後才知道減脂要做有氧運動,所以第10 ~ 24 天搭配每天騎腳踏車 90 分鐘 (23 公里)。 感想: 如果慢慢減,不願意讓肚子餓,當然也是可以減下來,但時間拉太長可能會消磨你的耐心,最後就放棄了。所以我寧願長痛不如短痛,誰減肥不辛苦的?誰運動不累的?誰肚子餓不會哭夭的? 中間有兩次我記憶深刻的體重快速下降,第一次是去陽明山爬山,原本計畫只吃一盒蛋捲,結果被岳父母要求要幫忙吃生菜沙拉 跟 水果,當天也沒爬到山。下山之後,去騎 90 分鐘的腳踏車,覺得全身快沒力了,結束之後趕快去全家買隻抹茶冰淇淋壓壓驚,記得應該是瘦了 ~ 1 公斤左右。 第二次是去礁溪泡...

好貴的東元冷氣維修--馬達啟動電容

家裡的冷氣開了大概半小時之後會不冷,且不冷之前會有極大噪音出現,因為是分離式的,推論是室外機風扇有問題,不冷的時候,風扇會停掉,壓縮機也會過熱停掉。 做冷氣的親戚來看之後,推論要換風扇馬達,因為他量測當風扇停止的時候,從機板上面還是有送出訊號,代表機板沒壞 接下來他想要去東元拿馬達,但因為不是經銷商,只能報修。 等了一個禮拜,維修站師傅終於跟我聯絡了,先問了如果只換風扇馬達要多少錢,他說要 $4800,親戚說成本大概一千多左右,因為不是變頻的。 維修師傅來了之後,量了一下啟動馬達的電容,說容量比較低,於是換一個電容 SH-CAP 4uF  ±  5%,450V,50/60Hz, -25~70C 04/08,然後測試半小時,風扇還是有運作,且風量也變比較大了。帳單收 $1200,嗯,有點貴。在網路上查零件價格大概 $80 而已。 我知道 帳單上面經驗是很貴的那個故事,也是自己沒有去查詢一下 冷氣維修 的知識,其實網路還滿多自己換電容的文章,而且沒有極性,不會接錯。

談衝突討論

今天去礁溪泡溫泉,突然想到一件事情要處理,於是回憶起在研究所時處理一件衝突的方法。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 在進入研究室之後,有一位研二學長是網球校隊,他跟我都是大學直升交大的研究所,我跟他在大學時期沒有太多的接觸,只有網球系際盃的時候會碰面,剛進研究室的時候也相安無事。 只是後來從其他研二的學長反應,他似乎有點討厭我,有一次我打完球,把襪子塞在一個紙盒蓋子忘記帶回去,他剛好打開來看,也露出很噁心的表情大聲說:「噁心死了。」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他討厭我!但那年老師剛好七年一休可以整年在美國,所以我們實驗室很少開會,也就沒什麼正面衝突。 後來老師有一次辦研討會,同學都一起過去君悅飯店幫忙,晚上的時候,我又透過其他同學聽到他在幹樵我。 於是我想想這樣不行,因為懂的少,世界小,將來很有可能會繼續在社會上碰面,所以那天晚上,我就約他下禮拜六晚上在實驗室旁邊的會議室碰面。 到了會議室之後,我先準備了一支筆,跟兩張紙,跟他說,我有一些話想說,他可以先記錄下來,然後等下換他講,換我記錄問題。 所以我一開始就先直接表明我的想法,我不知道為什麼他那麼不爽我,我也不喜歡搞一些小動作回應,但從小一直沒機會正式跟別人打架,如果他願意的話,我們可以約一天直接幹一場架,之後一筆勾消,也不能事後追帳,將來可能的話還可以成為好同事。 我講完之後,換他講,我聽。原來,他不爽我的原因是因為實驗室要重新排位置的時候,原本是研二學長先選,接下來才是研一學弟選,然後他聽到我說一起抽籤選。因為他是網球校隊出身,校隊裡面很有學長學弟制的觀念,所以我這種行為在他看來是以下犯上,很不可取的~ 我記得我當下的回答是,我沒有講啊~他說有,我又回答一次我真的沒有講啊~其實我當時完全沒印象有講這句話,但學長也滿好的,沒有繼續跟我爭,後來又跟我講了研討會我哪裡做錯。 其實他會發揮的事情都是我做錯的,只是自己沒有發覺到而已。 隔天,我同學問我說昨晚有發生什麼事嗎?因為我學長跟他說當天到會議室一下,他怕會發生事情Orz 後來過了幾天,我覺得應該我有講要大家一起抽籤換位置,但我的本意是想要跟學長一起混坐,這樣可以混比較熟,所以學長,對不起~ PS:我也忘記後來位置怎麼選的,但我是坐在門口第一個位置~

數位遺囑設計的方式

為什麼想寫這篇文章,主要是自己也這樣做好幾年了,常常還是會有新的發現點,想說讓大家一起參考一下,應該是有幫助的。 年紀漸長之後,經歷過一些離別,為什麼後世子孫會失和呢?我覺得原因是因為時間點的問題,長輩可能在某個時間點跟某個子孫說:「我要給你什麼?」之後改變心意,或者是忘記了,又跟另一個子孫說:「以後我走了,這些要怎麼怎麼處理。」卻忘記跟之前的人說處理方式已經改變了。這就會導致兩個人都說他們聽過,但卻有新舊的問題。 還有很多人說,啊,你們要怎麼處理就你們處理,但人多口雜,十個人有二十種意見,你不寫下你想要怎麼處理,只是讓後世子孫將來心有芥蒂而已。 本文不是要解決法律效力的問題,也不考慮如果子孫不遵照你的遺囑要怎麼辦?需要的是有一個你相信的人可以幫你處理後事。 開始撰筆之前,你該考慮的點有以下幾個: 你想要誰幫你處理? 誰可以幫你處理? 如何在你在世的時候隱藏資料? 你的數位足跡(所有線上資料)要怎麼讓其他人存取? 你想要怎麼安排你的財產? 你想要怎麼處理你的身後事? 你想要誰幫你處理? 有結婚的人大都是想要讓老婆處理身後事吧,所以我的遺囑是對老婆說的,沒結婚的人可能會寫給媽媽。但這裡要考慮的是長輩是否有能力操作你的數位足跡? 誰可以且有能力幫你處理? 跟老婆一起出遊是常見的事情,所以一起走掉也是有可能的,所以遺囑需要準備給不同的對象,像我就是第一處理順位是我老婆,第二處理順位是弟弟。 如何在你在世的時候隱藏資料? 先寫遺囑不代表現在就需要讓所有人都知道你有多少財產,將來要怎麼分配。所以我的做法是先寫一份實體遺囑,內容大概就是怎麼開啟你的電子遺囑,我自己的話是放在實體電腦的OneNote裡面,加密起來,所以實體遺囑會記錄去哪裡開啟OneNote的檔案,密碼是什麼之類的,最後就簽名,然後放到信封裡面封起來,一份讓老婆收好,一份讓弟弟收好。 你的數位足跡(所有線上資料)要怎麼讓其他人存取? 每年的資產都會變,你的分配也會變,但有了實體遺囑之後,你只要更改你電腦裡面的OneNote檔案(電子遺囑)就好,不需要一直去更新實體遺囑中的內容。所以真正的遺囑本體是記錄在電子遺囑裡面,看你要不要同步到雲端OneNote,但至少可以在實體電腦裡面找得到。 你想要怎麼安排你的財產?列舉如下: 私人保險:業務聯絡人是誰?總金額?怎麼分配?...

成都七日遊之第六日--樂山大佛--峨眉山

圖片
此篇遊記發生於 2015/5/22 即使有萬般的不願,還是到了離開的一日,首都萬麗酒店真是太高級了,大家來成都一定要住住看。 昨晚本來打算早點出發的,但還是賴床了,睡到八點半,吃完早餐去拍個游泳池。 遊泳池下面有一塊透明的玻璃,可以直接看到三層樓下面的餐廳。 Checkout時已經十一點,到樂山需要兩個小時左右,我們先打D到新南門車站,看到了這張旅遊地圖,好多地方可以玩啊,但從成都市到左上角的石渠,開車要22小時。 坐上11:30的客運,到達時接近13:45左右,下車走到對向的公車站搭13路公車 $1半小時就可以到達樂山大佛站北門。 裡頭景點不算多,買門票的時候可以說不要保險,少$5,門口再問要不要講解的說請他幫忙買票的話可以少5元,但他沒說的是會沒有保險Orz,因為我覺得我用不到,所以就不買了。 今天天氣很好,上去的階梯就只是一塊蛋糕而已。運氣也很好,不需要排隊,平常排滿的話這邊就需要等一小時了,然後下九曲棧道又要45分鐘,對於把家當背在身上的人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來跟大佛合照一張,站在大佛的肩上 :) 下到底部之後,Sad... 現在不能站到大佛的腳趾頭上面去了,之前有看到照片有人站在他的腳趾頭上面,一根腳趾頭就比人還要高還要寬,我也想站一下的說,因為現在小女兒都會雙腳踩在我的雙腳上,然後叫我走路,想想我也只能站在大佛的腳上了。 看完之後再爬上去,此時有聽到一個導遊在介紹凌雲寺裡面的普薩像,菩薩身上金色的都是用金子去做的,造價好像是三千多萬,因為他保佑了四川大地震的時候沒有人傷亡,導遊這個職業也是滿厲害的,都很會幹古,古語有云:「幹古久了就是你的了。」 其他景點就普普,一些山洞,還有蘇東坡的樓房、花園。我們總共花了3個小時從東門出去。$90的門票算是CP值普普。 東門出去可以選擇搭13路公車回到客運中心再坐$8的車到峨眉,但我們覺得這樣太浪費時間了,所以就坐$20的私交車,是一個40歲左右的女子來找我們的,結果她就是師傅 Orz。 上車之後還剩下一個座位,我想說還好,之前從北京去天津,竟然把走道上全部排滿了椅子,害我無法上廁所。 https://virdust.blogspot.com/2010/07/blog-...

走!跟我一起去夜爬天下第一險的華山

圖片
此篇遊記發生於 2018/9/9,TL;DR 在準備西安行程的時候,看了一些華山遊記,原本已經算好預算一人$550人民幣去爬華山了,索道西上北下,因為看到一句話:「我們是去旅遊的,不是去練體力的~」 在出發前一個禮拜,加了華山微信公眾號,看到一篇夜爬華山的遊記,心中突然有一股衝動應該要夜爬華山,但麻煩的是怕老婆跟小孩爬不上去,所以一直猶疑不定是否要跟他們白天一起坐索道。原本還想說可以跟兒子一起熬夜,應該是超難得的經驗吧,但事後來看,好險他們沒去~ 在知乎上面查了一些夜爬華山的回答,就決定我一個人去爬了,不是為了看日出,僅僅是讓自己將來有一個堅持的回憶。 原本的計畫是我夜爬,然後在南峰走完棧道,在那邊等老婆兒子,接著一起坐西峰索道下山欣賞風景。決定夜爬華山之後,我跟很多飯店的服務員聊過行程,在參觀兵馬俑的時候,也跟外地遊客聊天,他們是白天爬,結果在長空棧道那邊需要排隊兩個小時,所以就沒走了,這也加深我夜爬的決定,因為早點上去才有機會走到棧道,但問另一位當地阿姨,一直跟我說夜爬好危險的啊,華山每年死很多人,小伙子,你還年輕啊XD~另一個讓我擔心的點是,知乎上有人提到,熬夜之後,你隔天怎麼有精神欣賞華山的風景呢?(事後來看,是會有精神的,平常每天至少要睡九個小時,但這天竟然熬夜後隔天也沒有很睏) 這裡先提一下個人體能供大家參考,今年35歲,氣喘大概一年發作一次,28歲以前常打羽毛球,一週兩次以上,28歲之後顧小孩,大概維持十天打一次羽毛球的狀態,平常幾乎算沒運動了,小腿大腿沒肌肉。爬完華山是滿累的 ,回飯店趕快泡在熱水裡面,隔天下樓梯大腿小腿都會痛,平路OK,再隔一天就剩小腿會酸了。 住在西安萬麗酒店,去華山有兩種選擇,坐地鐵去北客站,然後高鐵去華山北站,票價$54,或是去西安汽車站,末班車 20:00,票價 $39.5,到達剛好 22:00,很適合夜爬。 因為爬山要選擇天氣,我在西安共待十一天,一直等到倒數第二天,天氣比較確定了才開始訂票,但那時候高鐵已經沒票了,其實坐高鐵會太早到華山,坐大巴是比較適合夜爬的。這裡要注意的是我用攜程買汽車票,用台胞證定票成功,但到了西安汽車站,服務人員跟我說 臺胞證跟護照應該都不能訂才對,她也不知道為什麼我有訂單號碼,還能收到確認簡訊,但她問一問之後就說一個禮拜後會退錢給我,叫我先用現金再買一張了。但用攜程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