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教育跟學習

從小,小孩的功課幾乎都是我在看,學習的重點不是只在分數而已,如果覺得分數好代表學習好,我可以放牛吃草,或者直接看分數決定他們是否可以「自由」做他們想要做的事情,有人可能覺得分數夠了,就代表學會了,懂了。

但在我多年的自學之後才發現幾個學習的關鍵點。分數高,不代表學習就懂,但分數低,幾乎可以代表學習出了什麼問題,所以即使我兒子考好,我還是會拿他的考卷來抽考。

考試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要把你考倒,是要驗證你學習的情況。我很討厭某些人常常在嘴上掛著考試無用,卻又不去檢討考卷,看看考卷出了什麼題目。考高分,不看,考低分,也不看,那才真的是無用。你都花時間在考試上面,如果不檢討,那才是浪費時間嘛~

一張考卷的結果有以下四種情況:

第一種,答題得分,實際上你真的懂。
第二種,答題得分,實際上你是矇對的,或是錯誤的前提+錯誤的推論,負負得正。
第三種,答題失分,實際上你真的懂,就稱為粗心
第四種,答題失分,實際上你不懂。

如果問我說最怕哪一種,答案是第二種,因為它抓不到你的錯誤,如果考生沒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做上記號,又沒有人幫忙檢視考試結果的話,這種錯誤的知識會跟著你一輩子,而且你一直覺得這個知識是對的,將來在設計東西的時候,你就會輕忽這個地方,一次就造成大災難。

第一種跟第四種沒什麼好討論的,但要找出第二種,我就需要看一下哪些題目比較可能有問題來抽考,或是要求我兒子把所有解題思考流程於考試的時候寫下來。有了思考流程就可以分辨第二、三、四種。粗心有解決粗心的訓練方法,如果單純那題不會,就要想想怎麼講解,這叫「對症下藥」

把思考流程留下來在我們家也發生過多次戰爭。

第一種是答題錯誤的解答過程不可以擦掉,因為這樣我可以確定是第三種粗心還是第四種的不懂。

但我兒子從小就一直要擦掉,可能從國小二年級開始講吧,卻還是故意擦掉,什麼乾淨、老師要求的,一堆理由都講過,我也說我可以直接跟老師說,我要看,所以不要擦掉,半年過後,誰還在乎你的考卷乾不乾淨。講了三年,幾十次吧,小五的時候我還是又看到擦掉的痕跡,就生氣把整本作業撕掉,也不用訂正了。從那以後才比較少擦掉錯誤的答案。

談粗心,我的工作經驗,覺得優秀同事跟一般同事的差異就是差在細心跟粗心,當然還有些人格特質,積極進取跟聰明,但其實公司選人大家素質並不會差太多,有些人就是讓你比較放心他做的事情。我也是在工作中才一直練習要細心的,如果覺得自己粗心,那就多檢查幾次,或是休息一下下,讓腦袋放空重新檢查一次再送出patch,總比一直錯讓人覺得你做事不靠譜好。所以我覺得,細心是可以訓練的,看你有沒有方法而已。

舉個例子,「下列何者為非」我兒子說看成「下列何者為是」所以他說他看到A對,就選A了,這已經罵太多次也不用再講了,為什麼不把「非」圈起來,這就是題目的重點,接下來,所有選項錯的地方找出來,如果你BCD找不到錯的地方,那題目只讓你選一個「是」不就怪怪的了嗎?

我在高中的時候有一次才體悟了沒人會管你「粗心」,某次考卷發下來,一個同學拿著他的考卷指著某一題對我說:「你看,我這題會的,結果粗心寫錯了。」其實他的意思我知道,就是他可以考到更高分的,我也才驚覺,拿到分數的那一霎那,大勢底定,誰管你是不是粗心的!所以從此我考試就會仔細地再看清楚題目,事後不會有人管你是不是粗心還是真的不會。

第二種思考流程則是在答題的時候就順便寫下你怎麼解題的,題目中的重點圈出來,選項中錯誤的地方圈出來改正,而不是只劃掉 a/b/c/d 而已,有了題目的重點之後,看看這幾個重點可以怎麼利用,回憶這一章有哪幾個公式可以帶入,應該就可以解出來。

兒子現在已經國二,解題時的思考過程還是常常偷懶不寫下來,常常考卷上面選擇題就直接寫一個答案,也造成我在檢視考卷的時候無法知道他當時是怎麼思考的,講多了之後,就會說我為什麼每次都大聲,前幾天他心情不好,就對著我大罵「關你屁事」...但我當下也沒有跟他吵架,就事論事,兩頁的題目,都是用黑筆去刪除選項,就剛好那一題是用紅筆做重點,這樣我怎麼相信那一題是作答的時候就寫下的。

現在在看「醫生的開竅教養學」,裡面很多觀念都跟我類似,可惜的是後來工作較忙,我就沒有每晚唸故事給小女兒聽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好貴的東元冷氣維修--馬達啟動電容

台大醫院 婁培人 耳鼻喉科 就診

電腦無法自動待命、休眠sleep